音樂中的人生靈魂

在我出生前的100年,有一位從四歲就開始學琴的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藝術家> 名為

拉赫曼尼諾夫1873年出生於俄國,住過義大利與德國的德樂斯登最後移居美國在餘生的二十多年,巡迴歐洲各國演出。

他的父母皆為鋼琴業餘演奏家,母親是他第一個鋼琴老師,練琴初期並無特別突出之表現,

 

家道中落後,進入了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再經介紹往莫斯科拜師尼古拉.茲韋列夫,門下接受嚴格的鋼琴訓練。

艱苦的訓練,令拉赫曼尼諾夫不久便展露出他的天份:他編寫的歌劇《Aleko》獲獎;19歲時,編寫了著名的《升c小調鋼琴前奏曲》,成為他於樂壇上的代表作;同年更完成他的《第一鋼琴協奏曲》。1892年,拉赫曼尼諾夫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以第一榮譽畢業,並開始他的作曲生涯。

1897年,拉赫曼尼諾夫《第一交響樂》的首演招來劣評如潮,令他受到很大打擊,他亦因而無法集中精神作曲。後來經了解,由於當天的指揮並無充份練習,再加上指揮於演奏時喝醉酒,以致整個首演表現得一塌糊塗。但拉赫曼尼諾夫並未因瞭解原因而振作起來,往後的數年更因此停產,直至得到心理治療詩尼可萊.達爾的醫治,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曼尼諾夫完成他的《第二鋼琴協奏曲》

據載拉赫曼尼諾夫的身材高大,擁有一雙巨大的手,左手能輕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鍵,也因如此並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與一種名為馬凡氏症候群有關,患者其中一個徵狀是修長的四肢及手指。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則是在一部改編自澳洲著名鋼琴演奏家大衛赫夫考的真人真事電影中的關鍵曲目,

 

大衛赫夫考探索到拉赫曼尼諾夫他的靈魂這句經典台詞,一直深刻了烙印在我腦海中。

 

鋼琴師ㄧ片故事呈現天才兒童大衛赫夫考的悲慘童年,同時大膽揭露父子間的愛與恨。

1947年出生在猶太家庭的大衛,從小在父親嚴厲的管教下學習鋼琴,父親把他對音樂的狂熱完全轉嫁到兒子身上,他不斷告訴兒子,人生是殘酷的,一個人必須熬得住,堅持到底。

大衛內心承受一定要贏的壓力,開始說話有些口吃,夜裡還會尿床。

幸運的是大衛從小就顯露他過人的音樂天分,更是父親的驕傲。

少年大衛在一次比賽中贏得由美國著名音樂家艾賽克史坦提供的獎學金,可以到美國進修。正當大家都為大衛高興之際,大衛的父親,卻沈著一張臉,最後宣布他兒子不去了!全然未曾理會大衛的意願,更不顧他的反對,他說了就算了。不久,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願意提供更好的條件給這位難得的天才進修機會,這回,大衛不顧一切,與父親決裂,隻身來到英國倫敦求學。可是他的天分雖然得到教授們的賞識,大衛與父親的決裂,卻在他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陰影。

一日,他完成鋼琴界中,人稱最高難度之一鋼琴協奏曲,也是他父親一直希望他做到的,拉赫曼尼亞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在精湛的演奏完畢後緊繃的精神終於潰堤……

 

1070年回到澳洲後,請求父親讓他回家,父親斷然拒絕,大衛的父親十分不能諒解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兒子怎麼這麼丟臉。十年來,大衛就這麼在精神病院度日,直到有一天,被一位基督徒義工認出來,帶他離開精神病院。有些結巴的大衛對那名好心的婦人喃喃道:「我以為自己是隻小貓,因為我那樣渴望被撫摸…人生是永恆的冒險,是謎、是齣荒謬的悲劇…」後來他住在有一台老舊鋼琴的中途之家,靠著與生俱來的音準與對樂譜的殘存記憶,再度練起鋼琴更遇到他現任妻子吉莉安,與吉莉安的結合對赫夫考來說,可能真的印證了「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而在妻子的協助下,他終於重新回到表演舞台上…..

年邁的父親前來探視,戴著用膠帶貼著的破舊眼鏡,為兒子戴上倫敦協奏曲大賽的獎牌。

遲來的擁抱令人惋惜,但這和解終究還是有些意義!

 

追求卓越的背後往往是在孤寂的,再出色的天才或是大師,也會被信心受挫所苦,每一位無論生前或是死後才被認同的成功藝術家,都有一些相似的背景,與做自己的勇氣,引導者的提攜更是不可或缺,倘若無相似的生活背景,旁人或後世一味的臨摹,除了觸及不到任何人的靈魂之外,還可能失去原本的自己,

拉赫曼尼諾夫曾經說過:「我感到我工作時比閒散時更強,所以我祈求上帝讓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另一部意大利電影的海上鋼琴師1900就比較著重做自己,也是一部非常棒的藝術人生,

但畢竟無可考,下場僅供參考!

 

願你勇敢做自己~用心去聆聽~用人生去實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風格的路。

 

 —Hair Dr. 黃 信智—

2013/4/23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
*
Website